原标题:原创为什么中国的首都在北京,不在西安?从一个间谍工程说起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关中平原的环境史,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发源于我国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山海经》里有“鸟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的说法,渭河流经天水、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在潼关县(属渭南市)汇入黄河,泾河和洛河则是渭河的两大支流,因此,关中平原的主要河流就是渭河、泾河和洛河。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是鸿沟,象棋里的“楚河汉界”指的也是鸿沟,秦朝末年,刘邦集团与项羽集团以河南荥阳的鸿沟为界,展开对峙,逐鹿中原,于是,鸿沟就成为了“楚河汉界”。鸿沟其实是一条人工运河,修建于魏惠王十年(前360年),《孟子》一书中的梁惠王就是指魏惠王。战国时期,黄河中游一带的魏国和韩国的科技、文化实力都非常的强大,当时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河洛地区的文化教育甚至比关中地区还要发达,东周的都城在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魏国的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韩国的都城在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
战国初期,魏国与秦国长期在河西一带对峙,秦国处于弱势地位,魏国夺取了河西之地,设置了河西郡,而秦国不得不退到洛水以西,但是,魏国和韩国的人才后来都被秦国利用了。
吴起也是卫国人,魏文侯在位时,吴起投奔了魏国,担任将军,帮助魏国夺取河西之地的就是吴起,使得秦兵不得不退居洛水以西,魏文侯在重用吴起之前,还咨询了李悝,李悝说:“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吴起虽然贪财好色,但是有军事才能。
法家学说的创始人,是李悝,李悝著作的《法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完整的法典,夏、商、周时期是“以礼治国”,强调“礼治”,李悝最早开始强调“以法治国”,商鞅、韩非子的思想深受李悝的影响,在战国时期,法家学说其实是最实用的学说,但是,不仅商鞅没有受到魏惠王的重用,吴起也被公叔痤逼走了,公叔痤担任魏国国相期间,非常嫉妒吴起的才能,于是,吴起不得不投奔楚国,吴起在楚国实行的变法,史称“吴起变法”。
在战国时期,魏国的教育文化实力是最雄厚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鸿沟、西门豹渠都是魏国人修建的,而魏国的教育文化实力之所以雄厚,是以河洛一带发达的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但是,魏国的人才在魏国并未受到重用,反而投奔了秦国和楚国。
第二:郑国渠带来的环境问题
郑国说郑国渠给秦国带来了万世之功,但是,很快,郑国渠也带来了生态难题,郑国渠于公元前246年完工,并发挥了灌溉作用,使得关中平原成为沃野之地,秦国因此得以富强,成为实力最雄厚的诸侯国,然而,到了西汉时期,郑国渠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郑国渠将泾水引入洛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馀顷,收皆亩一钟”,关中平原本来有大量的盐碱地,由于泾水带来的淤泥,“且溉且粪”,使得这些盐碱地都成为了良田,亩产达到了一钟。
我们都知道,泾水浊而渭水清,泾水流经黄土高原,携带有大量的泥沙,将泾水引入洛水,大量的淤泥不仅会在郑国渠内淤积,而且还会抬高洛水的河床,使得泾水无法顺利从郑国渠进入洛水,而由于人工水渠的修建,又使得泾水的河床不断受到侵蚀而下切,当泾水的水位低于水渠的取水口时,泾水的河水是无法进入郑国渠的,取水口需要不断往泾河上游移动。为了解决郑国渠带来的生态难题,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郑国渠上游的南岸,开凿了六条小渠,称之为“六辅渠”,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在水利专家白公的建议下,汉廷又在郑国渠以南又修建了白渠,白渠西起郑国渠南岸,引泾水,向东南方注入渭河,白渠修建成功以后,关中平原又重新成为沃野之地,“郑国在前,白渠在后。举锸为云,决渠如雨。泾水一石,其泥六斗。且溉且粪,长我禾忝。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白渠在修建的初期,使得关中平原的农田获利颇丰,泾河的河水的含沙量非常高,“泾水一石,其泥六斗”,河水起到了灌溉的作用,而淤泥则带来了肥料,因此是“且溉且粪,长我禾忝”,京师长安城的粮食供给,依赖于白渠和郑国渠。但是,白渠与郑国渠一样,在使用时间长了以后,会带来环境问题,因为泾水的含沙量非常高,会造成人工水渠的淤积,并使得洛水和渭水的河床抬高,而在水流的侵蚀作用下,又会使得泾水取水口的水位相对于水渠的水位不断降低,泾水越来越难以被引入白渠,如果还想继续取水,渠口的位置就需要不断迁移。
在郑国渠未修建之前,关中平原是有大片的“泽卤之地”的,泽卤之地就是盐碱地,地势低洼的地方,在洪水季节,容易积水,而当洪水蒸发以后,又会留下盐分,从而形成盐碱地,“地固泽卤,不生五谷”,郑国渠和白渠修建成功以后,泾水带来的淤泥和河水,“且溉且粪”,能够减少盐碱地里的盐分,使得盐碱地变成良田。所以,关中的水利设施,不仅仅起到了灌溉作用,而且还起到了改良盐碱地的作用。
第三:中国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与大运河的修建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在关中平原,关中水资源丰富,河渠众多,土壤肥沃,为“天府之国”,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司马迁认为关中地区的财富占天下财富的60%,这足以说明,秦汉时期,我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关中平原,这也是长安能够成为都城的根本之所在。
关中平原在秦汉时期,被誉为“天府之国”,为什么到了唐代,物产却不足以供应京师所需呢?这里面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经过战国、秦汉时期的开发,渭河平原实际上发生了生态退化的现象,在先秦时期,是渭水清而泾水浊,后世有“泾渭分明”的成语,但是,我们今天到关中平原去观察渭河和泾河会发现泾水浊,渭水同样浊,甚至有时候,我们还会觉得渭水比泾水还要浊,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渭河、泾河与古人看到的渭水、泾水不一样呢?因为渭水上游的水土流失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大量的泥沙被雨水冲刷到了渭河,提高了渭河的含沙量。
先秦、秦汉时期,关中平原与渭河上游的陇山,森林资源十分的丰富,战国时期,荀子曾经去过秦国,应候问荀子:“入秦有何见?”荀子说:“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战国时期,关中地区的山地有森林分布,河流的的两岸及谷地也分布有森林,《汉书·地理志》则记载道:“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由于关中地区分布有大量的森林,所以,关中平原的河流,含沙量是比较低的,只有流经黄土高原的河流,含沙量才高。秦朝、西汉定都长安,一方面需要砍伐森林,获取木材以营建宫室,另一方面也需要砍伐森林,扩大耕地面积以提高粮食产量,由于人类的不断砍伐,渭河流域的森林面积不断锐减,到了唐代,关中平原甚至都没有成片的森林了,唐代,人们为了营建宫室,不得不在华山、终南山、崤山的山林中寻找木材,华山、终南山皆属于秦岭山脉,因海拔高,地形复杂,部分森林得以保存。
中国近一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也不利于关中平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因为近一万年以来,全球气候从整体上来看,是趋向于干冷的,春秋战国时期至西汉末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温暖期,当时的平均温度比现在要高1.5℃,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气候再次转冷,当时的平均气温比现在要低1至2℃,到了隋唐至北宋时期,我国的气候再次转暖,当时的平均气温比现在要高1℃左右,在唐代,杨贵妃吃的荔枝,其实是来自于四川盆地的,因为当时的气候比较温暖,四川盆地可以种植荔枝,我国的气候在唐代虽然再次转暖,但是,就整体趋势而言,气候仍然是趋向于干冷的,到了北宋以后,这个趋势更加明显。我国的气候趋向于干冷,会带来什么呢?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来自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由东南沿海深入影响到西北内陆。因为近一万年以来,我国的气候是趋向于干冷的,所以,东南季风的最前沿,不断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退缩,这就导致了我国的西北内陆的降雨量越来越趋向于减少。
我国黄河流域的河流渭水、泾水、汾水、洛水、漳水的径流量,在先秦、秦汉时期是非常大的,但是,由于降雨量的减少,现在的渭河、泾河、汾河、洛河、漳河的径流量已经大大缩小了,黄河流域的一些河流和湖沼甚至干涸了。
河流径流量的减小,实际上就是地表下垫面水面减少的体现,这会进一步加剧我国北方地区的干旱现象,汉唐时期,长安的水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有“八水绕长安”的说法,但是,到了北宋以后,关中平原地表下垫面的水面不断在减少,这就使得关中的水渠不能发挥有效地灌溉作用。
我国气候不断趋向干冷,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地表下垫面水面其实都在减少,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种自然变化,对长江流域是有好处的,而对黄河流域是不利的。
气候趋向干冷,就意味着我国南方地区湿热的环境越来越有利于农业生产,而我国北方地区则变得越来越干旱,则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北宋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不断向东、向南迁移,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了沃野之地,先后有“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随着经济重心的迁移,我国古代的都城其实也有向东、向南迁移的趋势,汉唐时期,都城长期在长安和洛阳,北宋时期,都城迁移至洛阳东部的开封,南宋时期,则迁移至杭州,明朝建立以后,都城长期在南京。元明清时期,我国都城的分布趋势,整体而言是在北京与南京之间移动,但是,最终还是稳定在了北京,元朝和清朝都兴起于我国的东北地区,这就使得我国的华北平原成为了政治中心,虽然经济中心在江南,但是,有大运河的维系,大运河成功将华北与江南联系在了一起,相比于隋唐大运河,明清时期的大运河,“截弯取直”了,省去了通往洛阳、长安的路程,直接通往北京,而且明清大运河是在华北平原上流淌,华北平原的地势非常平坦,水运更为便利,而隋唐大运河,通往洛阳和长安的路程,是由东南往西北运输的,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地势较为低平,而关中平原的地势比较高,将“东南之粟”运往长安,非常的困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干货分享(tfboys演唱会在哪里举行过)TFBOYS演唱会带火西安住宿 北京等地预订用户居多,
原创(宝鸡龙丰苑小区最新消息)宝鸡陇士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当皇帝可以有多奇葩,没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
速看(华阳变速发行底价)华阳变速单日成交额破1.85亿元 政策助力汽车产业链发展清朝有12个皇帝,为啥故宫牌位只有11个?其实答案很简单,
学到了吗(宝鸡宇鑫物流具体位置)宝鸡市鑫翔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康熙皇帝亲封的最后一位皇后是谁?,
太疯狂了(宝鸡鑫鑫工贸有限公司)宝鸡鑫龙余管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探索系外类地行星的陆地世界,见证一颗垂死星球的最后时刻,
万万没想到(东宇汽车维修中心)宝鸡东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哪吒2》预测:无量仙翁的最终下场,三大结局,最后一个太刺激,
电话:
座机:13772649650
邮箱:2217196171@qq.con
地址:陕西宝鸡市高新区高新路